气雾栽培是未来种植业技术变革的趋势技术,是实现耕作省力化完全绿色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丽水市农科院通过十多年的技术推广及模式创新研究,形成了适合不同气候与地理条件下的多种创新模式与技术体系。特别是蔬果的生产,通过模式的创新,实现种植的泛耕作化,如适合山地的避雨防虫立柱雾培、适合平原地区的矩式鸟巢型雾培蔬果工厂、以及都市环境的土楼温室型垂直农场;上述三模式结合,基本实现雾培耕作的环境的全覆盖。以下就各种模式进行简要介绍。
一、山地型避雨防虫立柱雾培
山地条件用于蔬果生产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山地的海拔效应所致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叶菜光合积累,所生产的叶菜叶片厚实,产量高品质佳,特别是高温季节,利用山地气候资源进行反季生产,就是平常所说的“高山蔬菜”;进行瓜果生产,可以有效提高瓜果品质与有利于糖度积累甜度增加。不足之处,山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及坡度的无规则变化,不方便设施温室的建设,同时,也增加耕作管理的劳动用工;采用避雨防虫立柱雾培后,把劣势变为优势,减少了繁杂的用工投入,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山地气候资源与生态资源,生产出优质的蔬果产品,又实现耕作空间利用率的2-3倍提高,实现了向山地要耕地的产业发展效果,对于耕地少的山区来说,突破了产业瓶颈,实现了生态资源利用的价值转换。

二、矩式鸟巢型雾培蔬果工厂
当前我国蔬果生产主要集中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的优势方便温室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北方地区近年发展了大量的日光温室用于蔬果的冬季反季生产;南方地区的避雨棚与联栋温室等;这些温室或多或少存在环境调控上的问题,难以实现周年生产;对于气雾培高效生产方式来说,周年化生产是关键,为蔬果生长创造长年无休耕作条件;采用矩式鸟巢温室与日光温室相比,耕地利用率提高;与普通拱棚相比保温性与夏季高温的调控性增强;所以,平原地区采用矩式鸟巢模式是当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最为高效的工厂化模式,对于平原地区蔬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未来发展平原蔬果产业的重要替代模式。
矩式鸟巢温室用于北方地区,可以采用内覆保温被方式与水墙蓄热技术结合,确保寒季正常生产栽培,类似于日光温室效果;到炎热夏季可以采用避雨式或者有湿帘风机调控保障的方式进行生产,实现周年生产弥补了常规温室的不足与制限。

三、土楼温室型垂直农场模式
都市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解决蔬果产品远距离运输影响品质与成本的有效手段,更为解决因运输所产生的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抓手;当前农业称之为石油农业,就是餐桌到农地的平均运输距离为一千公里,这一千公里的运输让蔬果产品品质败减,同时大大增加与提高了流通成本,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污染与碳排所致的生态代价增加。所以都市农业的提出,成为解决上述困境的重要战略方向;但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土地局限性,无法耕地日益减少的市郊与都市环境生产出足够需求的农产品;基于此,一种向空间要耕地的新型蔬果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它就是土楼温室型垂直农场,它的特点是往空间进行螺旋梯田式延伸,创造了数倍于平地的耕作面积,再通过耕作平面的垂直农业应用,达到十倍或数十倍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效解决都市农业耕作空间受限的问题,是未来农业空间化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产业支撑。

总之,通过上述三种模式在产业发展上的应用,实现了蔬果生产的泛耕作化,也就是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以构建蔬果耕作系统,把生产方式高效化的同时,也变成了省力化、生活化、生态化,是蔬果产业的重要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