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栏目:鱼菜共生>鱼菜共生系统> | | 2016年8月31日20:19 作者:xwz2367609 [返回] |
|
|
我院鱼菜共生技术已有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但要构建相对稳定的共生系统,在栽培环节还是以传统的碎石基质为佳。鱼菜共生系统的种植部份,有水培(管道培、漂浮培等)、基质培(陶粒、珍珠岩等)、气雾栽培等无土栽培技术的结合。其实鱼菜共生从系统构造来说,就是养鱼与无土种植的结合,构建鱼水循环体系。在循环过程中过滤与吸收水中的固态残渣与微生物分解有机大分子,为植物生长提供矿质元素。其中基质栽培能为微生物创造更大的滋生场所及发酵分解的优化环境。如鱼水的残渣堆积于基质中实现良好的有氧发酵,其效率大大高于水培系统的无氧发酵。大颗粒的基质不管是陶粒还是碎石就为转化发酵创造环境,为系统自然培育出大量的益生菌,大多数有益微生物都是以好氧为主。采用碎石基质作为无土种植的载体,首先碎石不会像珍珠岩陶粒等其他基质易老化,长时间耕作不会粉末化,另外碎石基质空隙大,也不会出现有机滤化的过载影响透气性,同时颗粒基质表面形成巨大的微生物膜,使硝化发酵转化效率在大提高,有利于水质净化,在植物种植比例小的幼苗期或者收获期,微生物也可以发挥巨大的净化功能,这是基质型鱼菜共生系统较为稳定的主要原因。 碎石基质构建硝化床,是鱼菜共生系统的重要组件部份,不管是水培还是气雾培的结合,在系统中必须植入碎石或陶粒栽培部份,对水质缓冲与高效矿化有利。阳台庭院或都市其它环境若想构建省力化技术要求低符合大众管理的系统,可以全部采用碎石培或基质培,而且长周期与短周期植物有机结合,方可实现鱼与植物的共荣共长,才是正真的共生协同生态系统。现在很多对鱼菜共生没有实质的理解,认为鱼与菜混合生长即是鱼菜共生系统,最终鱼也长不大菜也长不好。鱼菜共生的关键技术在于系统间的协调与协同,基质是滤化同时又是矿化与硝化,它是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而鱼与植物之间的平衡完全在于发挥微生物的高效矿化能力,有高效矿化能力的系统当植物收获时不会对水质产生大的波动,常规的鱼菜共生,一般鱼苗小时植物长不好,鱼大后过滤硝化及植物吸收效率低,又没能高效处理水质,导致鱼长不好,两者共生没有起到生态协同效果。遵循长周期短周期植物的结合,对水质稳定及植物正常生长影响较大,往往长周期的植物耐肥性相对较好,所以系统中可以介入多年生的植物。 以下是利用塑料桶构建种植耕作平台的实用方法,可供大家参考,于塑料桶四周横向鱼鳞式刀刻开孔作为定植孔,于桶内填充碎石即可。可以于桶顶栽培长周期的大植株经济作物,桶四周栽培小株型经济作物。与养殖池或桶之间构建灌溉循环即可。
某居民屋顶的鱼菜共生种植桶
立柱式碎石培也可以用PVC排水管开孔制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