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黄瓜营养液配方及调控技术
黄瓜气雾栽培生长快速产量高而且香味浓郁,不管是菜用还是水果黄瓜,气雾培环境都表现出强大的生长潜力,移栽后40天即可采收,可以实现周年栽培,其产量是普通土壤栽培的2-3倍以上。以下为丽水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并具10年气雾培应用验证的黄瓜配方。
4.2.1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理论组配(表13-5)
表13-5 丽水市农科院黄瓜配方元素理论组配
元素 |
N |
P |
K |
Mg |
Ca |
S |
Fe |
Zn |
B |
Mn |
Cu |
Mo |
浓度(ppm) |
140 |
50 |
350 |
50 |
200 |
150 |
3 |
0.1 |
0.3 |
0.8 |
0.07 |
0.03 |
1.2.2 换算成生产上应用的化合物比配(表13-6)
表13-6 黄瓜配方的化合物比配
序号 |
化合物种类 |
用量(g/t) |
1 |
四水硝酸钙 |
1179.2 |
2 |
硫酸钾 |
780 |
3 |
七水硫酸镁 |
507.1 |
4 |
磷酸二氢铵 |
185.7 |
5 |
螯合铁 |
23.077 |
6 |
一水硫酸锰 |
2.461 |
7 |
硼酸 |
1.716 |
8 |
五水硫酸铜 |
0.275 |
9 |
二水钼酸钠 |
0.076 |
10 |
二水硫酸锌 |
0.302 |
按照上述比配其1剂量的理论EC值为2.2ms/cm;
1.2.3 EC值及PH值管理
苗期至开花前EC值调控在1.2-1.4ms/cm,开花后提高至1.8-2.0ms/cm,至第二条瓜开始膨大时,营养液浓度提高至2.2-2.6ms/cm,直至最后收获完毕。
黄瓜适应的PH值范围较广,在4.5-7.5之间,如营养液配方无误,配制方法得当,养液的PH值一般无需进行调节.
4.3番茄营养液配方及调控技术
番茄是当前瓜果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是菜果两用型作物;对其无土栽培的研究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品种,对其营养液的需求可以精细的每个阶段,有苗期、花期、果期及高糖栽培等都有相对应的优化配方;这里介绍一种美国番茄(Howard Resh))配方,可用于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供生产参考。
4.3.1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理论组配(表13-7)
表13-7 美国番茄(Howard Resh))配方元素理论组配
元素 |
N |
P |
K |
Mg |
Ca |
S |
Fe |
Zn |
B |
Mn |
Cu |
Mo |
浓度(ppm) |
140 |
50 |
352 |
50 |
180 |
168 |
5 |
0.1 |
0.3 |
0.8 |
0.07 |
0.03 |
4.3.2 换算成生产上应用的化合物比配(表13-8)
表13-8 番茄配方的化合物比配
序号 |
化合物种类 |
用量(g/t) |
1 |
四水硝酸钙 |
1000 |
2 |
硫酸钾 |
784.4 |
3 |
七水硫酸镁 |
507.1 |
4 |
磷酸二氢铵 |
185.7 |
5 |
螯合铁 |
38.462 |
6 |
一水硫酸锰 |
2.461 |
7 |
硼酸 |
1.716 |
8 |
五水硫酸铜 |
0.275 |
9 |
二水钼酸钠 |
0.076 |
10 |
二水硫酸锌 |
0.302 |
按照上述比配其1剂量的理论EC值为2.2ms/cm;
4.3.3 EC值及PH值管理
番茄苗期即移栽后两周内EC值以0.8-1.2ms/cm为宜,开花至挂果其以EC值1.6-1.8ms/cm为宜,挂果至成熟期则以2.2-2.6ms/cm为宜,如果要让水果番茄糖度更高,则采用高盐胁迫让EC值达2.7-3.0ms/cm;在整个栽培过程中,PH值调控在5.5-6.5为最佳。
4.4不同原水水质的营养液配方调整
在实际生产中,除非采用经反渗透水处理的纯水栽培,可以按照上述理论配方,但大多数基地都是以地下水作为气雾栽培的原水,所以在实际生产应用时,必须先对所用的原水进行水质分析,测出原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浓度及PH值;再按照所栽培作物的理论配方进行调整,扣除原水中所含有的离子量,以此为基础再进行化合物组配的计算调整,经计算调整后的生产配方才可以用于该基地生产。以下以栽茄果类辣椒为例,选择丽水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硬水通用配方进行组配的调整计算。
4.4.1 基地原水水质分析
如柳州市某地区的原水水质,其钙离子浓度为59.1ppm,镁离子浓度为35ppm,PH值为7.14。
4.4.2丽水市农科院硬水配方元素组配(表13-9)
表13-9 丽水农科院硬水配方元素理论组配
元素 |
NH4+-N |
NO3--N |
P |
K |
Ca |
Mg |
S |
浓度(ppm) |
52 |
208 |
31 |
235 |
200 |
48 |
64 |
4.4.3结合上述理论配方调整适合该水质的元素组配(表13-10)
表13-10 结合原水水质进行调整后的元素组配
元素 |
NH4+-N |
NO3--N |
P |
K |
Ca |
Mg |
S |
浓度(ppm) |
52 |
208 |
31 |
235 |
140.9 |
13 |
64 |
上述列表中Ca元素扣除59.1ppm,则为140.9ppm;同样Mg元素扣除35ppm,则为13ppm。
4.4.4 按照表13-10的元素比配计算适合该水质的生产配方(表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