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栽培
网站首页 栏目首页 温室发展状况 温室类型与特性 温室的设计 温室的建造 温室的生产运用 温室档案
当前栏目:
2019年3月9日 作者:xwz2367609 [返回]
垂直农场式鱼菜共生系统的构建及耕作技术(1)

第五章 垂直农场鱼菜共生系统的构建及耕作技术

当前农业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大多遵循的线性化耕作模式,这是产业化所迫,也是生产管理高效化所需;但随着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大,传统农业所致的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已逼迫人们开始寻求绿色发展之路,必须走循环生态道路,回归一种多物种多生态融合的复合耕作模式。只有充分发挥物种多样性及科学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平衡性,才可以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破坏、农药化肥污染的生态过载问题。耕养结合的农业当前也叫循环农业,正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但还存在管理环节繁琐,用工量大的问题;特别是种植部份还是以土壤耕作为主,势必存在整地、除草、施肥、灌溉、打药等体力劳作;只有把省力化的无土栽培技术融入到养殖业中,才得以有效解决;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以实现无土栽培,特别是基质培与气雾栽培,不管蔬果药花林木等经济植物都可以适应,为耕养结合的模式开辟了全新的融合发展思路;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可以直接用养殖水进行循环灌溉种植,不需如禽畜类需对粪便排泄物进行集中发酵处理再进入循环;所以采用鱼作为耕养结合技术的主导物种,再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形成鱼与菜共生、鱼与果共生、鱼与药材等经济植物共生的模式,将更具实用性与推广应用价值;本文将以鱼菜共生为重点,再结合垂直农场的概念与技术,把水产养殖、无土栽培、垂直农场三者有机结合,构建起生产高效化,物种多样化,生态利用循环化的新型生产方式;这种新型生产方式不仅仅是生态系统,也是高效的生产模式,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体验需求的生活方式,只有遵循三生需求的发展模式,才能成为人类普遍认知与全民充分参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特别是垂直农场技术的结合,又是常规鱼菜共生的一大跨越,从平面耕作向空间耕作发展,让食物的生产空间变得无限,面对未来人口骤增的挑战将采用该模式将得以有效解决。以下就垂直农场鱼菜共生的构建技术及生产技术作详细的介绍,以供生产借鉴写参考。

第一节、螺旋梯田式垂直农场构造原理

垂直农场近年成为国内外关于未来农业思考的关键词,但大多数设计作品都是源于建筑师之手,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融入到高楼大厦建筑中,融入到建筑物的肤表的栽培利用中,要成为农业的主导生产方式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不管是能源的供给上、建筑物的承重上、还是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回报上,都还停留在设计阶段,无法在当前生产上得以应用;当然随着未来能源技术的突破,以及建筑成本的降低,这种经典的垂直农场也必将会被实现;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开发成本低实用性强效率高的模式,将是目前垂直农场所需思考之重点,也是技术突破与创新之切入点。

垂直农场首先要解决光照问题,全部采用人工光模式,受电力能源制限,当前在生产上难以实现;从自然界植物叶片获取与利用光照的奥妙来看,首先是分层利用,其次是螺旋式布局,是充分利用太阳直射光与漫射光的巧妙之作;所以垂直农场的建设要以螺旋梯田式为创新点,在结构的创建上,为了实现用最省的材料发挥最佳的力学结构,还得采用自然界的仿生建筑,采用钢构技术结合张拉力学原理,构建出类似蜂筑、鸟巢、蜘蛛网的超强度与超韧性结构,用最省的耗能与材料达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耕作平台;传统的大楼式设计,耕作层存在的层间的挡光问题,在螺旋梯田构建中其梯面则采用铺设铁丝网的方式来解决,让单位空间的光照得以最充分利用,无需传统垂直农场的补光系统,实现低成本高效化运行。

第二节、鱼菜共生的原理及技术

鱼菜共生的刍形就是中国传统农业中稻田养鱼技术之发展,在传统农业中唯有水稻耕作是以水为介质,所以稻田养鱼成为最早的耕养共生模式;但随着近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任何植物都可以用水作介质进行耕作,这自然就为鱼菜共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际上鱼菜共生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用的模式也较为单一,就是简单的把养鱼与水培技术的复合,这是鱼菜共生的初级模式,而且耕作区大多采用平面化的布局利用为主,如漂浮水培与养鱼结合,NFT管道培与养鱼的结合,砾石培与养鱼的结合;该阶段是鱼菜共生的概念期,大多数以庭院园艺技术或者科普道具与体验出现,没有追求耕作的效率与效益。随着当前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再加上相关养殖技术、设施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的鱼菜共生技术,必须考虑生产上的可行性与投资者的有利可图性,更要考虑耕作的省力性与耕地的高效利用性。新一代鱼菜共生的孕育是基于当前集约化高密度流水养殖、新型类建筑设施的发展、及无土栽培技术的普及基础之上,更是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大背景之有力助推。

鱼菜共生原理上应是鱼、微生物、菜(植物)三者之共生,利用养鱼过程中的粪便与饲料残渣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分解矿化,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而无土栽培的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矿质元素,对水质起到净化与过滤作用;构建养鱼不换水,种植物不施肥的生态循环系统。但在有机物的发酵矿化过程中,环境因子极为重要,矿化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及适宜的温度,所以在鱼菜共生系统的设计中,必须创造适宜的发酵条件与场所,这就是系统中的硝化床或砾石(或陶粒)栽培床,是高效的鱼菜共生系统必须包含的元素;当前纯水培与养鱼的结合虽然也有应用,但硝化矿化效率低,无法达到高效种植与高效养殖的双高生产效果。新一代适合生产应用的鱼菜共生还需考虑土地利用率与耕作管理的省力化两大问题,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可以达到间接降低投资成本的效果,省力化耕作是降低运行生产成本的途径;构造立体化垂直化的耕作设施,再加上实用化低成本无土耕作技术的结合,是新生代鱼菜共生的两大特点,是鱼菜共生走向生产走进生活成为重要生态元素的关键。

 上一篇文章:垂直农场式鱼菜共生系统的构建及耕作技术(2)
 下一篇文章:土楼温室型垂直农场构建技术及应用(3)
  点击数:4550  本周点击数:6    打印本页   推荐给好友    站内收藏   联系管理员    
相关文章:
垂直农场式鱼菜共生系统的构建及耕作技术一款实用型PVC立柱式鱼菜共生系统
2000平方米鸟巢型农家乐综合体温室设计人民日报关注烟台生态农业:鱼菜共生 气雾栽培
5500平方米玻璃温室型现代农业示范园设计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本站网络实名:"植物快繁_植物克隆_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城市观光农业","芽苗菜"," 气雾栽培技术","草地果园","荧光花卉"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丽阳街号 邮编:323000 联系电话:0578-2268927 email:2671654005@QQ.com浙公网安备 号  
新型农业技术记录 浙ICP备2022027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