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外动态 植物工厂类型 环境控制 相关设备 植物工厂建设 新型技术 生产运用 实验论文 培训推广 图片欣赏 总站首页
当前栏目:
2016年6月25日 作者:xwz2367609 [返回]
两种培育方式对辣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姚其盛12王洪峰2 12 2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2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 以辣木一年生实生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气雾栽培和土栽培,对辣木苗高、冠幅、地径、根茎直径和株重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苗高、冠幅、地径、根茎直径和株重方面,气雾栽培是土壤栽培的 166 5% 147 2% 179 7% 163 3% 802 7% 。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气雾栽培能大幅度促进辣木的生长,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气雾栽培 土壤栽培 辣木

中图分类号: S72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4427( 2012) 01 0057 04

The Impact of Two Kind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the Growthof Moringa oleifera

Yao Qisheng12Wang Hongfeng2Gao Shuai12Zhang Hong2

( 1 College of Pharmacy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510006; 2 Guangdong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Using the 1-year-old Moringa oleifera seedling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we studied the impactsof two different kinds of cultivation methodsaerosol cultivation and soil cultivationon the growth of M oleiferaThe growth indexes that we measured included heightcrown widthstem diameter at 1 cm height aboveground-lev-elmaximum diameter of rhizoma and weight of whole seedling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growth indexeswere higher in aerosol cultivation than those in soil cultivation The increasing range were 66 5% for height47 2% for crown width79 7% for stem diameter at 1 cm height above ground-level63 3% for maximum diame-ter of rhizomaand 702 7% for weight of whole seedlings

Key words

aerosol cultivationsoil cultivationMoringa oleifera

辣木( Moringa oleifera) 又称鼓槌树、牛奶树、洋椿树、马萝卜、摩罗豆等,是辣木科( Moringaceae) 辣木属( Moringa ) 的落叶木本植物,因其根具有辣味,因而得名辣木[1-4],辣木原产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2-3]。本科仅 1 属,全世界共 14 个种[4],我国引种栽培了 3 种食用品种,分别是印度传统辣木( M oleif-era) 、印度改良辣木( M oleifera PKM-1) 和非洲辣木( M stenopetala) ,主要种植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以及重庆等地[5-6],并且以印度改良辣木为主。

辣木的花、叶、果都是美味的蔬菜,干种子和幼苗的干燥根可以碾成粉末作为调味料。辣木籽油用作食用油比橄榄油更有益于人体健康。传统医学中辣木用于治疗精神焦虑、咽喉肿痛、心血管疾病、坏血病、风湿关节炎、咳嗽、痔疮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也可用于滋补、利尿及堕胎等[7]。辣木的另一种重要用途是用于水的净化处理、植物油的澄清以及饮料与啤酒的过滤处理等。此外,辣木还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牧畜饲料。

目前辣木的栽培方式主要是土壤种植,其他的栽培方式还未见报道。气雾栽培是无土栽培技术中的一种新型模式,又称气培或雾气培,是把植物的根系完全置于由营养液形成的气雾环境下进行生长、发育的一种栽培模式,它通过雾化的水气满足植物根系对水肥的需求,并得到充足的氧气,根系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没有任何的机械阻力的影响,可以自由的伸展,形成更多的不定根,这种根系具有水生根和气生根的双重功能,有很强的呼吸功能,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也最直接[8]。本文通过比较两种栽培方式( 气雾栽培和土壤栽培)下辣木生物量的累积,评价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生长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化实验基地的鸟巢型温室大棚。该地点位于广东省广州从化市鳌头镇塘贝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17',北纬 23°22',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有“倒春寒”; 夏季晴多温高,时有大风和暴雨; 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 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常见霜冻。

1 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来源于生长条件相差不大的印度杂交 TDK( 商品名英文缩写) 辣木 1 年生实生苗,按照 L1L2,……,L60 编号。

1 3 研究方法

本试验于 2011 7 月份开始,试验主要采用气雾法栽培( 下文简称雾培) 和土壤法栽培( 下文简称土培) 两种方式处理。7 2 日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取长势一致的辣木袋装苗 60 株。每株苗洗干净后测量株重、苗高、冠幅、地径( 离根头 1 cm 处地上部分的直径) 和根茎直径( 地下部分最粗处的直径)

1 3 1 气雾栽培方法 气雾栽培设备由栽培槽、雾化喷头、水泵、主机控制器、电磁阀、压力表、过滤器、输液管道和贮液桶等组成。营养液由水泵供给,通过主机控制器和电磁阀的控制,在辣木缓苗期加盖遮阳网,白天每隔 5 min 供营养液 50 s,晚上每隔 30 min 供营养液 60 s; 待辣木生长稳定后白天每隔 8 min 供营养液 50s,晚上每隔 30 min 供营养液 60 s。雾化喷头的流量为 1 L·min 1,管道营养液的压力在 0 2 Pa 左右,每周更换营养液一次。营养液的 p H 值保持在 6 0 左右。营养液采用常见的日本园式营养液配方: NH4H2PO41 33 mmol · L-1KNO38 00 mmol · L-1Ca( NO3)24H2O 4 00 mmol·L-1Mg SO4·7H2O 2 00 mmol·L-1Na2Fe-EDTA 20 40 mg ·L-1H3BO32 86mg·L-1Mn SO4·4H2O 2 13 mg · L-1Zn SO4· 7H2O 0 22 mg · L-1Cu SO4·5H2O 0 08 mg · L-1( NH4)6Mo7O24·4H2O 0 02 mg·L-1

取编号为 L1 L30 的辣木苗,在打过孔的集塑板上定植辣木,每孔一株,孔的空隙用海绵填充紧实。

1 3 2 土壤栽培方法 取编号为 L31 L60 的辣木苗,按照株距 50 cm 和行距 50 cm 进行定植。定植后的缓苗期加盖遮阳网以保证成活率,生长稳定后每株每天浇施 1 L 的园式营养液。

1 4 试验数据采集

待雾培辣木和土培辣木生长稳定后,每隔 15 d 从雾培和土培两组中分别取 10 株辣木洗净后测量株重、苗高、冠幅、地径和根茎直径( 地下部分最粗处的直径) ,总共采集 4 次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木苗高的影响

与土培相比,雾培辣木苗高生长速度更快( 1a) 。在开始移栽的时候,雾培辣木平均苗高为 33 6 cm,略小于土培的 35 9 cm; 而在移栽后第 15 天,雾培辣木平均苗高就已经超过土培; 生长 45 d 雾培组苗高为79 1 cm,土培组为 47 5 cm,雾培组苗高为土培组的 166 5% 。雾培辣木平均苗高的增长速度为 1 01 cm·d-1,是土培( 0 26 cm·d-1) 3. 9 倍。

2 2 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木冠幅的影响

冠幅的变化趋势与苗高一致,雾培辣木的冠幅增长也比土培的快( 1b) 。在开始移栽的时候雾培辣木的平均冠幅为 30 9 cm,略小于土培组的冠幅 33 1 cm; 移栽后第 15 天雾培组冠幅为 35 7 cm,超过土培组的34 6 cm; 移栽后第 45 天雾培组冠幅为 64 6 cm,土培组为 43 9 cm,雾培组苗高为土培组的 147 2% 。冠幅的增长速度差幅与苗高相似,雾培的( 0 75 cm·d-1) 是土培( 0 24 cm·d-1) 3 1 倍。

2 3 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木地径的影响

在移栽后观测期间,雾培辣木的平均地径始终大于土培( 1c) ,且两者差距不断增大。在开开始移栽的时候雾培辣木的地径为 0 74 cm,略大于土培的 0 71 cm; 生长 45 d 雾培组地径为 1 33 cm,土培组为 0 74cm,雾培组地径为土培组的 179 7% 。在增速方面,雾培辣木平均地径的增速为 0 013 1 cm·d-1,土培的则为 0 000 7 cm·d 1-1,前者是后者的 19 7 倍。

2 4 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木根径的影响

雾培辣木的平均根径也始终大于土培( 2a) ,在研究期间两者差距也逐渐增大。在开始移栽的时候雾培和土培辣木的平均根径分别为 1 65 cm 1 55 cm; 移栽后第 15 天雾培辣木平均根径为 1 83 cm,土培的为 1 59 cm,雾培组根径为土培组的 115 1% ; 移栽后第 30 天雾培组根径为 2 02 cm,土培组为 1 66 cm,雾培组根径为土培组的 121 7% ; 移栽后第 45 天雾培组根径为 2 94 cm,土培组为 1 80 cm,雾培组根径为土培组的 163 3% 。雾培辣木根径的增速为 0 028 7 cm·d-1,土培的则为 0 005 6 cm·d-1,前者是后者的 5 2 倍。

2 5 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木株重的影响

株重的变化是外观指标变化的综合体现,与土培的相比,雾培辣木株重急剧增长( 2b) 。在开始移栽的时候雾培组和土培组的平均株重分别为 18 83 g 17 97 g; 移栽后第 45 天雾培组株重为 187 10 g,土培组为 23 31 g,雾培组株重为土培组的 802 7% 。从株重增长速度来看,雾培的为 3 74 gd-1,土培的则为0 12 gd-1,前者是后者的 30 5 倍,体现出雾培的巨大优势。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 45 d 的生长,雾培组辣木在生物量各个生长指标上较土培组均有较大提高,其中苗高增加66 5% 、冠幅增加 47 2% 、地径增加 79 7% 、根径增加 63 3% 、株重增加 702 7% 。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气雾栽培能大幅度促进辣木的生长,提高产量,为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气雾栽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栽培技术,值得针对各种经济作物和珍贵树种开展相关研究。植物生物量的累积和根系的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气雾栽培是将植物种在空气中并通过喷施营养液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物质。这样就克服了土壤的机械阻力和缺氧的不利因素,可以让植物处于一种最佳的根域状态下进行生长发育,对于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提高产量与生物量来说具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例如日本用水气耕技术栽培的西红柿树单株结了 16 500 个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三十四卷第一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4

2 卢重镇. 辣木———生命之树[M]. 台湾: 华香园出版社,2003

3 陈惠明. 植物中的钻石———高经济价值的辣木[M]. 台湾: 商周出版社,2005

4 Ramachandran CPeter K VGopalakrishnan P K Drumstick ( Moringa oleifera) : a multipurpose Indian vegetableJ]. Econom-

ic Botany198034( 3) : 276-283

5 刘永红,李会珍. 辣木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200429( 2) : 34-35

6 洪林,魏召新,李隆华,等. 辣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J]. 西南园艺,200634( 1) : 56-57

7 Holst S Moringa: Nature's Medicine CabinetM]. Sherman OaksCA: Sierra Sunrise Publishing2000

8 中野有加,渡邉慎一,野邦夫,等. 養液栽培トマトの湿気中根および水中根の生理活性と形に及ばす生育温度の影響

J]. 芸学会雑誌,200271( 5) : 683-690

9 野重雄. トマトの巨木は何を語りたいか: ハイポニカの科学水気耕世界[M]. 东京: 協和企画,1985

 上一篇文章:雾培对药用植物车前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文章:无土气雾式栽培对香菜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
  点击数:15245  本周点击数:69    打印本页   推荐给好友    站内收藏   联系管理员    
相关文章:
无土气雾式栽培对香菜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气雾栽培对生菜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
迷你型西洋南瓜气雾栽培技术(研究论文)院石牛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被评为市级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
4320平方米联栋温室型农业综合体设计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本站网络实名:"植物快繁_植物克隆_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城市观光农业","芽苗菜"," 气雾栽培技术","草地果园","荧光花卉"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丽阳街号 邮编:323000 联系电话:0578-2268927 email:2671654005@QQ.com浙公网安备 号  
新型农业记录 浙ICP备2022027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