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灯笼果(与醋栗科茶藨属小灌木灯笼果不同)属于多年生草本,高45-90厘米,具匍匐的根状茎。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密生短柔毛。叶较厚,阔卵形或心脏形,长6-15厘米,宽4-1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对称心脏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尖牙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厘米,密生柔毛。花单独腋生,梗长约1.5厘米。花萼阔钟状,同花梗一样密生柔毛,长7-9毫米,裂片披针形,与筒部近等长;花冠阔钟状,长1.2-1.5厘米,直径1.5-2厘米,黄色而喉部有紫色斑纹,5浅裂,裂片近三角形,外面生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丝及花药蓝紫色,花药长约3毫米。果萼卵球状,长2.5-4厘米,薄纸质,淡绿色或淡黄色,被柔毛;浆果直径约1-1.5厘米,成熟时黄色。种子黄色,圆盘状,直径约2毫米。夏季开花结果。 原产南美洲;我国广东、云南有栽培,或成野生而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路旁或河谷。果实成熟后酸甜味,可生食或作果酱。 该品种与番茄及茄子等蔬果类似,对于水气栽培或者雾培都有良好的适应性,种植时无需如木本果树一样需进行催根处理,可以与常规瓜果种植一般,直接定植。在气雾培或管道水气培环境下表现生长良好,株型巨大化,单株产量数倍于土壤种植。

茄科灯笼果的管道化水气栽培

植株形态

果实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