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当前栏目: | 2007年4月16日 作者:xwz2367609 [返回] |
|
|
所谓远缘就是不同属科种之间的嫁接,这种嫁接技术与日常的同科同种或同属之的嫁接相比,成功率较低,但随着科技发展及嫁接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原本难以嫁接成功的品种,通过环境控制技术及生物调控技术,也能实现砧木与接穗的良好愈合。许多在理论上难以成功的品种也得以突破,如最近有报道的竹稻,就是竹与稻的远缘嫁接成功而达到蒙导效果所培育成的新品种,还有薯麦,就是番薯与小麦进行远缘嫁接育种所培育的抗逆新品种,远缘嫁接在育种上的运用源于上个世纪的苏联科学家米丘林,在育种上叫蒙导,就是通过砧木性状的转移实现接穗品种的突变来培育植物新品种。 而当今天,随着生物科技知识的普及及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追求,在新时期的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中,也有它尽展风姿的一块天地,就是利用远缘嫁接技术培育一些形态变异或性状超群的超级怪异植物,让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对观光者产生视觉及理性认识的震撼,从而达到观光吸引人的效果。远缘嫁接在古代农书中皆有记载,当时有智慧的中国人在生产中常用嫁接技术来改良品种性状,以达到良好的农产品品质,如枣与葡萄嫁接,能让葡萄更甜质更佳,梨与枫树及桑树嫁接等,虽然这些方法的可行性与实践论证是否可行,但说明远缘嫁接在古人中早有偿试,而且提出了许多方法。但是,在现代园艺学中,常常把这种完全不同科种的嫁接给予否定,这是一种习惯思维与理论的制限,现在的转基因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很不可思议的技术,但实现了,实现了动物、微生物、植物等完全不同类型生物间的基因重组。在这种科学临界交叉的边缘,常常会产生令人不可思议的结果与实证,观光农业也就是利用这种令人费思的效果起到了轰动效应。 现就远缘嫁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作些介绍,嫁接分为宏嫁接与微嫁接,生产上利用生长着的或形态发育完全的材料作为砧木或接穗的方法,属于宏嫁接,它有芽接、枝接、根接、果接等,刀法的不同,又有,切接、腹接、丁字形芽接、合接、靠接等。还有一种是在组培室或在显微镜下进行的微小材料嫁接,属于微嫁接技术,但不管哪种嫁接技术,手法、环境、及材料的发育及生理状况对成活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具生理生化特异性的品种其嫁接的要求更高,存在一些易导致口氧化的物质或者影响切口愈伤的物质,都会影响嫁接成功率,当然不管哪些因素,影响成活的最大因子就是科属种间的遗传差异性,这是最根本的因子,不过这些因子的存在也不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在环境优化或材料活化的情况下也可打破这道屏障,实现远缘联姻而嫁接成功。这种成功成活率可以通过各种辅助方法来得以提高,如微材料嫁接中,采用组培的人工营养供给技术,在微材料接穗与砧木结合的过程中同时源源不断地供给代谢营养源与激素或活性物质,为切口的愈合创造最佳的物质基础及愈合环境。同样道理,也可在宏材料的枝芽接过程中,让营养体的光合代谢面积增大,采用留叶枝接或芽接法,让其在切口愈合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产生自身代谢的光合营养源与内源激素,从而也可以使成活率大大提高,在这过程中,计算机的环控优化技术及生物调控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就像植物快繁技术,许多在常规环境下认为不能实现无性生根繁殖的植物都能实现切口的愈合及根源基发育的道理是相似的。这种技术同样也可用于嫁接来提高成活率或远缘嫁接来提高成功率。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这些问题,用理性与感性的综合思维来分析认识实践这些问题,是会产生令人振奋结果的。 在观光农业建设中,利用这些技术与原理来实现差异较大植物间的组合嫁接,其观光效果与科普轰动的效应是极大的,特别是当前一些较容易实现的远缘种属可以先运用,一些较难的组合可以慢慢偿试,比如切口愈合较快的草质植物,在国际上已有很多运作,如马铃薯--番茄、辣椒—彩椒、马铃薯—烟草、萝卜—青菜、萝卜—甘蓝、番茄—枸杞、枇杷—梨—苹果、空心菜—番薯、南瓜、黄瓜、茄子—番茄等,这些组合具有较高的成功率高,已通过实践证明,只要采用综合的调控技术与熟练的技术其成功率还是有保证的。如最近在韩国观光园中看到的萝卜青菜、马铃薯番茄、彩椒辣椒等,虽然技术没有像毛竹水稻这般复杂,但它对于市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可以先在观光园中偿试运用,而且最好采用气雾栽培技术,可以让观者同样看到组合品种的根与枝叶,或者采用气雾技术来培育超级组合大植株,是极具观光效果与科普性的。
辣椒-茄子的靠接
萝卜--白菜
萝卜-甘蓝
马铃薯-番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