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当前栏目: | 2024年1月1日 作者:xwz2367609 [返回] |
|
|
现代农业及产业化一直是一号文件关注的政策导向,但为什么我国农业产业化推进迟缓或者一直难以形成。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地位性是战略产业,公共产业,民生产业,并非完全由市场调控的市场经济,受国家宏观调控,所以一直以民生的基本保供为前提,农产品价格与工业产业相比,剪刀差大,附加值低,从业者无法从中获取收益与劳动付出应得的报酬。特别是企业化或者规模稍大的专业合作社,稍有规模就需要雇用劳工,当下劳工成本过高,许多地区从事体力劳作的田间管理,每人每天工资达200元,这个的工资付出无以覆盖企业成本,再加上农产品市场波动大,风险极高,基本只有适度规模的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的组织方式方可赚钱,其实也就是个人劳动工资的回报,无法产生企业概念的剩余价值。这是当前我国尽管产业化一直倡导,但仍是以小农生产为主体的农业格局,维系产品供给的主力军还是离散的小农,能存活的农业企业基本也是定位产品销售的流通环节,或者增殖加工,一旦生产环境实施企业行为,基本上是规模越大亏损越大,无法形成企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我国大多数大宗农产品产能过剩,结构性过剩极为明显,一些符合安全绿色及出口要求的高品质农产品较少,低端的普惠的产品占主流。一边是劳动力成本攀升,一边是农产品溢价低,无法形成剩余价值。产业化瓶颈在于当下劳动力成本居高,而产品售价低竞争激烈,生产者没有市场保障,随行就市较多,订单农业的粘合度也低,也没有形成气候。 农业科技需然有了进步,但大多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与设施设备为主,这与我国农产品价格低的国情不相符,在发达国家实施风生水起的农业,到外国最多成为示范与盆景,无法产业化,产业投入越大亏损越大,高科技的上海孙桥农业高科园,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代表先进生产水平与技术前沿,但一直无法推广,自身的营运也难以维系。原因在于设施设备投资越大,维护运行成本就越高,产品综合成本就比普通生产方式要高,再加上前期机械投入,运行中能源投入,都让农业生产成本无法通过科技创新来覆盖,这些源于西方欧美的农业在中国普遍体现水土不服。 农业科研也存在同样问题,高不成低不就,说高高不过西方,说低低不过农民沿袭的传统农业实用。科研机构与大学创新不足,所谓创新只停留在实验室与论文的前端环节,很难落地,表面光鲜高科技,但到现实生产就无法普及。研究越深入,科技越先进,用工及技术装备成本投入就越大,一些引进或自主研发所谓先进技术只能束之高阁,还没推广就被新技术替代,科研成果大多是无效科研,根本无法服务产业。中国需要符合中国国情与生产力的实用型适用型生态创新科技,而这块又正是科研院所的短板,科研与大学没有做到正真服务于产业的功能发挥。科研与产业严重脱节,就如马斯克说的,90%的论文毫无作用,这还算是保守的估计,从我们业内知情来说,基本99%的论文除了编辑及自个看过,基本没有任何作用,是评职称的需要,不是市场与产业化的需要。这是科研机构与大学需要反思的,也是导向上需上调整的。科研必须服务产业为先导,必须研发发明适合中国国情的适用性科研成果。 适用性实用型科技成果创新不足,再加上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推进困难的主要障碍与瓶颈。必须能过创新驱动,走出困境,当有一天企业从事农业可营利时,才是我国正真产业化农业的开始,否则会一直停留在导向与政策概念阶段。
一种低成本的山地开放式生态雾耕,倒挂雾耕法
瓜果番茄引蔓后作倒挂态生长,减免大量的整枝用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