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是一剂中草药,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具有补益精血(制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生用)的功效。主治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 别名 首乌,田猪头,红内销,交藤。 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细长,先端膨大成肥大不整齐的块根,表面红褐色至暗褐色。茎攀援,基部略带木质,中空,上部多分枝,枝草质。叶互生,具长柄;托叶鞘膜质,褐色,抱茎,长5~7mm,顶端易破碎;叶片窄卵形或心形,长4~9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耳状箭形,全缘或微带波状。花小,多数,并密聚为多枝的圆锥花序,小花梗长1~3mm,基部有膜质小苞片,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3m,内生小花2~4朵或更多花绿白色或白色,花被片5,倒卵形,大小不等,外侧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长,均比花被片短,子房卵状三角形,花柱几无,柱状3裂。瘦果椭圆形,有三棱,长2~35mm,黑色而光亮,包于宿存增大的翅状花被内,呈倒卵形,直径5~6mm,下垂。花期8~10月,果期9~1l月。 分布与生境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 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坡石缝中、篱边、林下、山脚向阳处灌木丛中。 药用部位 块根、枝。 化学成分 块根含卵磷脂约3.7%,羟基蒽醌衍生物约1.1%,主要为大黄根酸( Chrysophanic acid,)、大黄素( Emodin),其次为大黄酸( Rhein)大黄素甲醚( Physcion)大黄酚蒽酮( Chrysophanic acid anthrone)等。在块根中还分得一种芪类化合物:2,3,5,4,-四羟基芪-2-0-β-D-葡萄糖甙(23, 5, 4Tetrahydroxystilbene-2-0-B-D-glucoside)。
采集加工 生首乌,春秋二季均可采挖,但以立秋后采挖者为佳。将挖得的块根洗净,切去两端,较大块根,可对半剖开或切成块片后干燥。 配制方法及防治对象 将何首乌全株切碎捣烂,1kg加水8~12kg,榨汁过滤,喷洒施用,防治蚜虫、红蜘蛛,杀虫率为70%。将新鲜何首乌叶加水10倍浸泡,杀蛆率为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