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根是热带雨林植物特有的植物形态特征,但板根的形成理论一直没一统一认识,有适应性理论、负向地性理论、传导作用流量的理论、引曳论等,各有道理但又难以就以一理论而起到涵盖众多不同生境下树体形态特征发育的分化。 我们在多年的气雾快繁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可以作为解释热带雨林板根形成的部份理论佐证,而且是相对综合的一种阐释;首先气雾快繁从环境来说就是类似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模拟,通过高湿雾化环境的作用,激发植物离体材料切口及茎干或皮孔的继分化,发育形成类似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达的气生根。从研究角度来说,这种热带雨林式的模拟可以更能针对性的说明解决问题,无需采用大量的自然现象作为佐证,达到以小见大,窥一知全的效果。 气雾快繁与传统扦插或者基质快繁不同,它可以随意改变繁殖枝条的位置状态,可以把材料斜置、倒挂、或者水平横卧,构建不同的重力影响作用。通过多年研究,首先可以解决为什么热带雨林环境下,植物具有发达不定根形成能力,包括空中悬挂的支撑缠绕根、还是贴地的呼吸根,还有根茎处浮于表面的网状根与板根等。热带雨林环境的落地生根现象普遍可见,是因为高温高湿的环境让植物无性繁殖的本能得以最充分的表现,不同形态根的形成是不定根的特化,是适应不同环境生态的适应性表现。我们从气雾快繁的一些生根现象可以说明与支持以下几方面理论。就以下横卧态的生根表现,就可以解读热带雨林板根形成的因果推断。从超声波雾化快繁的植物生根形态可以看出,横卧繁殖时,植物的极性改变,而极性是因重力或者是应力造成,重力极性改变会影响生根促进激素生长激素的分布,会对生根部位发生调整;另外超声波雾化环境相当于热带雨林的雨雾,让植物的茎干长期处于高湿环境,使茎干表皮细胞及皮孔进行继分化发育,有利于茎干根原基的形成,从而使生根部份茎干化,类似于热带雨林植物发达的气生根;另外横卧气雾快繁,材料处于头重脚轻状态,为了调整重力平衡而于茎干下侧形成大量垂落的排根,有利于保持树苗的平衡,相当于热带雨林地区可呼吸的土层薄,又常受飓风影响而发育出能固定植株的板根,相当于给树体安装上平衡基架;这些生根现象可以支持热带雨林的适应性论与引曳论;图示中同侧的大量不定根发育,是受重力的影响所致,而雨林气候是常年受风力影响,而使背风面的板根发达发育,起到支撑树体作用,与该图的根系同侧大量发育,起到相同的力平衡作用类似。另外也说明板根是大量不定根愈合发育的产物,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量众多的不定根愈合后即成板根状。也可以证明板根的根源还是不定根态。 从图中看出发达的气生根,就是不定根上大量根毛的发育,它是适应高湿环境解决空气中获取水份与氧气的需要,而在热带雨林生境则发育成大量的浮根根网与铺于平地的弯曲根,而在气雾快繁环境则以发达的根毛发育得以解决。超声波气雾快繁是类热带雨林环境的模拟,可以作为研究热带雨林科学的重要手段与实验依据。

横卧态气雾快繁生根状(2007年4月4日)

排生气根上发达的根毛(2007年4月4日)

超声波雾环境相当于雨林的高湿环境(2007年3月31日)

热带雨林植物的板根

热带雨林的气根发育
|